西安重工装备制造集团有限公司 
欢迎光临西安重工装备制造集团有限公司!
您当前的位置是:员工之窗 > 文化生活 > 详细内容
李辕散文《西煤机之秋韵》

作者:李辕 时间:2014-11-04 浏览次数:5767

昨夜淅淅沥沥的下了一场小雨,就在这10月份的尾巴,西安一下子过度到了深秋,厂里的职工就像商量好的一样,不约而同地把身上的行头从淡蓝色的秋装工服,换成了深蓝色的冬装。

厂区的大道上,一夜之间比往常多了好几倍的落叶,秋风夹杂着小雨时不时的带下几片叶子旋转着掉在地上。时间过的好快,记忆中还是夏天时候大道旁茂盛的梧桐树留下的树荫,无论何时在西煤机这两排高大的梧桐树才是我们心中对它最深的记忆。

我的办公室在科技楼,但时不时要下楼去各个车间改图查活,我把每次去车间都当作是幸福的小憩,因为坐久了走动走动,去车间转转即做好了工作又锻炼了身体,何乐而不为呢?我已经有很久上下楼坚持不乘电梯了,在此也希望楼上办公室的同事们没事多爬爬楼梯,既低碳环保又锻炼身体,何乐而不为呢?已过半晌,煤机大道上的树叶被清洁工打扫的比清晨少了许多。

深秋本是慵懒而冷中透凉的季节,煤机大道上拉活的电瓶车迅速而又有致的穿梭于各个车间,车轮飞驰后卷起一层一层的落叶打破了原本静止的地面,从机加车间里传出的机床轰隆声,还有工人师傅在路上匆匆的步伐,改图的,签单的,查活的,拉活的,发货的,这些忙碌的身影都给冰凉的深秋厂区增添了一大把红火热闹的气氛。

转眼间西煤机已走过60多年的历史,历史留下的不仅仅是那两排高大的梧桐,还有那些废弃的厂房。我的小学童年在韩城煤机旁的家属区度过,机电总厂陈旧的厂房和一堆又一堆不知名的铁机器给我童年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如今已经工作的我每每看到这些废弃陈旧的厂房,亲切感油然而生。那些被岁月击碎的残缺不全的木头玻璃窗户上布满了尘土,曾经被开关过无数次的平房办公室木门上挂着不知道哪个年代已经锈蚀的锁头,用木椽和瓦片组成的仓库房顶不规则的镶嵌着几个窟窿,夕阳的余晖斜射着穿过窟窿,空气中的尘埃在一束一束的光亮中游走,动与静在这里完美的结合,仿佛述说着它曾经的辉煌,灰砖砌成的厂房顶着已经报废的天车,地上堆砌着报废锈蚀的设备零件,它们都光荣的退了休。也许在外人看来这些废弃的厂房是残垣断壁,是破碎瓦砾,但在我看来这些上世纪的建筑代表着西煤机光辉的历史,每栋厂房都是西煤机活生生的博物馆。我站在废弃的厂房前,脑海中浮现出煤机厂七八十年代时候的场景,年轻的工人师傅在车床前熟练的摇着床子,那精湛的技术另人感叹,半头白发的老工人师傅戴着银丝边的老花镜专心地量着活,那木门里的办公室,技术人员在泛黄的白炽灯光下拿着碳素笔和尺规一丝不苟的画着图纸......就是老一辈煤机人的拼搏和努力才有了如今西煤机深厚的底蕴和过硬的技术。

与历史悠久的老厂区不同的是,在泾渭之滨我们的新家园“西安重装煤矿与建设机械工业园”像一只展翅的雄鹰蓄势待发准备翱翔。在这个深秋,泾渭工业园更是一番忙碌的景象,新设备的安装与调试已经完成,试加工也圆满成功,企业搬迁前的准备工作已接近尾声,煤机人即将踏上新家园,翻开崭新的一页,谱写西安煤机新的篇章。也许等搬迁结束,若干年后老厂区将化为平地,随之而来新的开发商在这里盖满高楼,辛家庙矿山路169号那个我们曾经奉献过青春的地方,推着车子进进出出过无数次的公司大门就真真切切的只存在于煤机人的记忆之中,以后新来的大学生们也许只能从老师傅的口里或多或少打听到老厂区的人人事事。

还好有新家园这个可以让我们的梦想继续前行的地方,可以继续延续西安煤机的灿烂,不管它处于辉煌还是困难,只要它在那里我们就在那里。我相信现代化的园区、高精尖的设备、宽敞明亮的厂房,决策英明的领导班子,再加上我们这群拥有一腔热血的年轻人,西安煤机定会成为一个屹立在中国乃至世界煤机制造行业的巨人。(西安煤矿机械有限公司  李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