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重工装备制造集团有限公司 
欢迎光临西安重工装备制造集团有限公司!
您当前的位置是:西安重工装备制造集团有限公司 > 集团新闻 > 详细内容
西安重装集团:治亏创效 猛药去疴

作者:林伟民 薛惠 时间:2016-01-25 浏览次数:3179


在日前召开的重装集团2016年工作会暨一届五次职代会上,公司董事长李德锁所作的题为《治亏创效保生存,提升质量促发展》的行政工作报告引起了强烈反响,“治亏创效”尤其成为大家关注的热点。一位职工代表用“稳、准、狠”来评价今年的行政工作报告,引起了大家的共鸣。回望2015年奋斗的足迹,感受当前的严峻形势和困难,思考即将开展的“治亏创效”工作,顿觉“稳、准、狠”这三个充满力度的字,的确是一剂可以让企业起死回生的“猛药”。

面对困难客观冷静,采取措施循序渐进,此为“稳”。

“稳”在超前谋划。面对经济下行,重装集团董事长李德锁带领班子从2014年就开始筹划未来五年的发展之路,最终确定了“53160”发展目标。同时有步骤地确定阶段性任务和目标,确保整体目标的实现。2015年,是重装集团的“制造工艺技术水平提升年”。经过一年的努力,各企业制造工艺流程日趋规范,产品稳定性和可靠性不断提高。如,渭南橡胶公司通过使用新型原材料和采用新工艺,有效稳定了产品质量,产品一次性合格率由76%提高到95%,产品质量已达到行业领先水平。此外,重装集团将2016年确定为“质量提升年”,2017年为“品质提升年”,2018年为“品牌创建年”,2019年的“目标效益年”,力争每年都有一个大的进步,最终步入健康可持续的发展轨道。

“稳”在周密部署。2015年集团公司下达治亏创效任务后,重装集团快速响应,在听取各企业“治亏创效”方案汇报的基础上,结合企业实际,反复论证科学制定,并经集团公司审核后确定。方案以“不亏损为前提,杜绝失血性亏损,保证最基本正现金流”为总原则,每个企业都明确了阶段性任务和奋斗目标,既具有可操作性,又兼具相当的难度和挑战性。此时的重装集团正处在技改全面完成,又面临经济形势持续下滑,产能严重过剩,市场需求大幅萎缩,经营困难加剧的时候,“稳”显得更加重要。

“稳”在踏实干事。有代表在会上如是说:“2015年,重装集团内外交困,在如此困难的情况下还能完成集团公司下达的盈亏指标,平稳地走过来,确实不易。”过去的一年,重装集团10家所属企业,尽管只有两家“龙头”企业盈利,但大家都在为最大限度地减亏不遗余力。最突出的有三方面,一是面对低迷的市场形势,快速调整经营思路和营销策略。跑市场、争订单力度不断加大,采取客户信息资源共享,拓展代理销售、工程承包、设备租赁等方法扩大市场销量。同时,针对市场形势的变化,采取“量本利”评价办法,将销售工作的考核重点从“销出去”调整为“收回来”。2015年货款回收共计13.84亿元。二是以提升产品质量和可靠性等关键技术为突破口,加强对产品零部件设计、材料分析、工艺优化等核心环节攻关。其中:西安煤机公司采煤机国产化替代工作效果明显,陕建机械公司自主研制的多功能旋挖钻机获陕西省科学技术三等奖;铜川煤机公司自制的成套液压支架交付使用平稳运行;蒲白煤机公司针对刮板输送机自主研发的6项发明创造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认可。三是陕建机械公司资产重组获得成功。通过发行股票购买资产的方式成功收购上海庞源、自贡天成两家公司100%股权,同时募集配套整合资金6.35亿元,有效提升了企业抗风险能力。

分析问题科学精准,解决问题对症下药,此为“准”。

“准”在对自身的认识。重装集团有煤矿机械、工程机械和配套服务三个板块,受全国经济持续下行影响,煤机装备以及工程机械行业形势低靡,配套服务才刚刚起步。现有主业竞争力不强,优势不明显,非主业都是刚建成的新项目,而且又属于产能严重过剩行业,产业布局不尽合理,再加之是新手上路,很难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一席之地。重装集团虽然在经营方面相继采取了加大营销力度、加快新产品研发、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等一系列举措,但仍面临着诸多困难和问题,如,获取市场份额的难度加大,营业收入难以支撑新增资产的压力,货款回收难,还贷压力大,运营成本高,等等。认清自己,才能走得更远。重装集团对自身面临的困境和存在的问题认识到位,不藏不掩,直面问题症结。

“准”在对企业的剖析。重装集团对每一家企业都进行了深刻剖析,“辨病”与“辨症”相结合,明确了各企业的“病”,找出了“病灶”所在。如,对陕建机械公司的剖析是企业的并购重组虽然解除了退市的风险,但是股份本部的根本问题还没有得到彻底解决。面对国内市场持续萎缩,国际市场亟待开发的紧迫形势,企业自有知识产权产品的品质、质量和稳定性亟待提升,创建品牌,借船出海,走出国门已成为企业走出困境的唯一出路。

“准”在对企业的定位。按照“在盈利、可盈利、可止亏、可减亏、治亏无望”五种类型,重装集团对所属企业进行了科学严格的分类,直面问题,有理有据,不留情面。按照“一类一策、一厂一策”的原则,对企业开出“良方”,采取有针对性举措,确保“治亏创效”目标任务的实现。如,铜川煤机公司作为“可减亏”企业,阶段性任务一是对标行业先进企业,2016年完成产品专业化、标准化制造工艺定型,产品稳定性、可靠性得到集团内部市场全面认可,同时开拓外部市场;二是加大技术创新工作力度,加强生产组织、精细化管理和单位目标成本管控工作,产品成本2017年前达到同行业先进水平。

消源去亏直击要害,落实责任严于追究,此为“狠”。

“狠”在对企业的要求。对三家“治亏无望”类企业,重装集团将采取根本性措施,确定阶段性目标及任务,实现“消源去亏”:一是寻求兼并、收购、控股或委托经营;二是在努力开拓市场、扩大销量的同时,根据经营实际情况,采取整体或部分放假等措施,实施人员分流,减人提效,最大限度减少亏损;三是盘活闲置厂房、设备等资产;四是对已符合依法破产条件的个别企业,在实施以上措施仍没有根本性改善时,要积极争取国家政策,实现政策性或依法破产,达到有序退出。

“狠”在对领导的处罚。重装集团将出重拳落实主体责任,强化考核责任追究,确保目标实现。与企业签订三年“治亏创效”责任状和年度目标责任书,加大考核与责任追究力度。一是以逐年减亏与逐年增效为考核指向,继续加大责任股权激励考核。将效益指标考核权重从70%加大到100%,将责任股权激励比例从10%20%调增到30%;二是以行政手段加大责任追究力度。当年完不成“治亏创效”目标的企业,主要领导在原岗位降一级使用,连续两年完不成目标的就地免职,同时调整领导班子。重装集团机关实施领导与包片企业“治亏创效”目标挂钩制度,公司领导、机关主管部门的工资与包片企业同升同降,通过加大考核和责任追究力度,确保“治亏创效”工作落到实处。

猛药去疴,是为了药到病除。李德锁董事长在工作会上如此感慨:“人生只有走出来的美丽,没有等出来的辉煌。”重装集团正处在保生存、求发展的关键时期,在逆境中进行着深刻的机制体制改革和结构调整,难度极大,任务艰巨。协调推进,需要的是“稳”;对症下药,需要的是“准”;沉疴痼疾,需要的是“狠”。如此,才能使企业在改革转型中化蛹成蝶,在严峻挑战下涅槃重生!(林伟民 薛惠)